金朝為防禦蒙古高原諸游牧部落,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到了明時,從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萬曆,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以犧牲累計約200萬—300萬人為代價在累計200年時間內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位於山西、河北的外長城,基本上和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是中晚明北疆的國界。明前期,為了對抗北元和隨後分裂的韃靼和瓦剌,明軍多番出擊,同時也沿前線修築長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條石,置敵台、堡壘、關隘以作守備,同時,沿邊建立長期世襲服軍役的衛所制度,使他們世世代代守衛邊疆。明太宗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後,多位明帝為保護自身和維護邊境安定的安全[來源請求],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內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苗疆長城,2000年4月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神宗萬曆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