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10-12-10 12:54

關於長城

現今的萬里長城是登陸月球時可以放眼望見的地球上建築物。它始建於戰國時代,後經歷代王朝陸續修築,現存的長城為明朝所修。 明朝所重建,清朝即不見長城。防禦外敵,保衛自己。 1.西周抵儼狁 2.秦漢擋匈奴 3.北齊防蠻夷 4.明朝抗女真 漢朝是修築長城規模最大的王朝, 明朝修築時間最長。   全長6700公里。長城平均高度為7.8米,平均底部闊6.5米,而頂部為5.8米。 每隔100米便設一座長方形石台作為瞭望之用。 從北京至八達嶺需2個小時的時間。 實心敵台,空心敵台,烽火台,合稱:亭燧。日間燃煙,夜間舉火。     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從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斷斷續續修築了兩千多年。 中國最早的長城是楚國建的方城,它是一座幾百里長的城牆。長城究竟有多長呢?有些資料指長城全長一萬二千七百多華里(即六千餘公里),實指明朝修築的長城而已。明朝的長城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遼寧省的鴨綠江,保存得比較完整。其實,萬里長城總長十萬餘華里(即五萬多公里),西起新疆,東至黑龍江省。 我們一直說長城只有萬里長,是因為秦始皇修築的長城西起臨洮,東止遼東,蜿蜒一萬餘華里,故有「萬里長城」的稱號。 自秦朝以後,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都修築過長城,其中以漢、金、明三個朝代修築的長城規模最大,各朝所修築的長度都達到萬里或兩萬里。 明朝的長城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遼寧省的鴨綠江,保存得比較完整。 其實,萬里長城總長十萬餘華里(即五萬多公里),西起新疆,東至黑龍江省。 我們一直說長城只有萬里長,是因為秦始皇修築的長城西起臨洮,東止遼東, 蜿蜒一萬餘華里,故有「萬里長城」的稱號。 自秦朝以後,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 金、元、明、清等都修築過長城,其中以漢、金、 明三個朝代修築的長城規模最大,各朝所修築的長度都達到萬里或兩萬里。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建成萬里長城。
2010-12-10 16:33

地理位置

萬里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約 6000多公里,素有「地扼襟喉趨溯漠,天留鎖鑰枕雄關」之譽。  
2010-12-10 14:13

歷代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    《延慶州志》說:「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初唐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五代後唐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蒙元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蒙元類似,滿清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蹟的維修和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為了發展旅遊,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了。
2010-12-10 14:24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 長城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修築,但是由於諸侯林立,屬境較小,一般小國長城都只有幾百里,一些大的諸侯國家的長城也不過三四千里。萬里長城之名,自秦始皇纔開始,因此,人們提到萬里長城的時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聯繫起來,這確屬事實。據司馬遷《史記‧蒙恬傳》上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 關於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修築長城的情況,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和當時其他的文獻中均有不少記述。如《淮南子‧人間訓》中也記敘:"秦發卒五十萬,使蒙公楊翁子將,築修城,西屬流沙,北擊遼水 ……秦之時…… 丁壯丈夫,西至臨濼、鍬道……北至飛狐、陽原,道路死者以溝量。"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稱雄的紛爭局面宣告結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開始了。為了適應統一國家的需要,秦始皇採取了一繫列措施,諸如設郡縣、實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統一度量衡和其他各種統一的制度以促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這些措施是鞏固中央集權封建制國家所必需的。修築萬里長城即根據鞏固中央集權封建制統一國家的需要所採取的一種政治軍事措施。 在秦始皇並六國以後的十五年中,由於採取了修築長城來防禦和墾殖北方土地等措施,是收到了效果的。"當此之時,匈奴單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不敢南下而牧馬。可見築長城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出於防禦而採取的一種較好形式 。於是有人記述"杞梁妻",民間流傳"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表現大量農民脫離生產、修築長城的淒苦。
2010-12-10 14:26

秦代長城

秦代長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2010-12-10 14:28

前漢長城

 前漢長城 西漢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在位時到漢宣帝在位時止,先後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朝鮮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隨著吉林省通化縣境內新近發現11處秦漢長城遺址,秦漢長城的東北界限進一步北擴。
2010-12-10 14:29

北朝及隋長城

 北朝及隋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北周在大象元年(579年)「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東魏時修長城修到古北口。隋高祖在位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隋世祖在位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和增建。
2010-12-10 14:30

其他朝代之長城

 金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高原諸游牧部落,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長城 到了明時,從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萬曆,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以犧牲累計約200萬—300萬人為代價在累計200年時間內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山西、河北的內、外長城 位於山西、河北的外長城,基本上和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是中晚明北疆的國界。明前期,為了對抗北元和隨後分裂的韃靼和瓦剌,明軍多番出擊,同時也沿前線修築長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條石,置敵台、堡壘、關隘以作守備,同時,沿邊建立長期世襲服軍役的衛所制度,使他們世世代代守衛邊疆。明太宗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後,多位明帝為保護自身和維護邊境安定的安全[來源請求],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內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 南長城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苗疆長城,2000年4月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神宗萬曆年間。
2010-12-10 15:45

長城構築

 構築法則 長城的構築,以「因地形,據險制塞」為基本法則。「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禦敵。此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建築材料與構築方法 長城的修築從春秋到明後期,持續了兩千餘年。由於各個時代的生產力、技術水平不同,也由於各個政權所面臨的軍事形勢不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於各處地理條件的差異,即使同一時代所修的長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歷史時期和築城技術的發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長城,以版築夯土為主,北魏時出現了磚石結構的長城,明代長城則廣泛運用了石砌法、磚砌法、磚石混砌法,從橫切面之觀察更含三角學上的應用,特別在陡坡上的鞏固方面起了作用。 就長城沿線各地的地理條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長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解決。此外,砌牆所用的磚、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設窯燒制或砍伐外,官府還設有專門部門供應。 長城形制與體系 長城從來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而是由大量建築組成的嚴密體系。從總統上來講,越到後期,長城體系就越完善、越嚴密,整體防禦能力不斷增強。長城體系主要由關隘、城牆與樓台、烽燧三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城牆與樓台又可以分為城門、城樓和城牆三部份。
2010-12-10 15:47

關隘

 關隘 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設有關隘駐守。關隘一般建在狹窄的通道上,如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處。由於關隘于軍事的重要意義,此處的長城有著更為堅固、完善的防禦體系。關隘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瓮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    城門: 城門是進出關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過梁,後來改用磚或石塊砌成拱券形的門洞,稱為「券門」。門洞內裝有巨大的包鐵木門,門外側用巨釘嵌鑲,門內側裝有門閂及鎖環,有的還裝有機關。 •    城樓: 城門上方築有城樓,是重要的觀察所、指揮所和戰鬥據點。城樓為三層以下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建築。
2010-12-10 15:48

烽燧

 烽燧 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根據歷史文獻、出土漢簡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 其他附屬設施 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置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路。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置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築扎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布防。
2010-12-10 15:49

軍事意義

 軍事意義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還不是防禦的最前線,而是攻擊起始線,和交通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前線在長城以北一千公里。但是僅僅依靠長城的消極防禦並不能阻止有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於正面攻擊古北口同時,從黃渝溝拆長城而過,明軍不戰自潰。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2010-12-10 15:49

文化意義

 文化意義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造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以後的歷朝歷代都發揮了很重要的防禦作用。長城的存在,對古人來說,也是一個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尤其在近代,中國人更是以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徵。對長城的負面評價自古就有,負面觀點認為古代長城勞民傷財,是「閉關鎖國」的象徵。

© 2010 版權所有。

Create a website for freeWebnode